龙袍记
那是一个阴沉的下午,天色如铅,仿佛要压垮这座城市的每一寸土地。电视台的演播厅里,灯光却亮得刺眼,照得人睁不开眼。一位老者,佝偻着背,抱着一个褪了色的樟木箱子,步履蹒跚地走了进来。
这老者姓李,七十有余,面如枯槁,却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。他自称是正黄旗后人,祖上曾为皇帝立下汗马功劳。今日来此,是要请\"识货人\"看看他祖传的宝贝——一件石青色龙袍。
\"这物件,少说值五亿。\"李老说着,嘴角微微上扬,露出几颗黄牙。那笑容里,既有骄傲,又藏着几分苦涩。
演播厅里的观众窃窃私语,有人嗤之以鼻,有人则伸长脖子,想一睹这\"价值连城\"的龙袍真容。主持人是个油头粉面的年轻人,见状连忙上前,殷勤地帮李老打开箱子。
龙袍被小心翼翼地取出,在镁光灯下展开。那石青色的缎面上,金线绣着五爪金龙,牡丹花纹环绕其间,针脚细密如蚁行。
\"好一件龙袍!\"主持人惊叹道,声音里带着几分做作。观众席上顿时响起一片赞叹声。
这时,一位戴着金丝边眼镜的中年男子走上台来。此人姓张,是节目组请来的\"专家\",据说在文物鉴定界颇有名气。他俯身细看龙袍,时而皱眉,时而摇头。
展开剩余66%\"这龙袍上的牡丹花纹,确是道光年间的样式。\"张专家推了推眼镜,\"但龙袍非黄色,而是石青色,这在清代极为罕见,恐是陪葬所用。依我看,此物当是赝品无疑。\"
李老闻言,脸色骤变,双手微微颤抖:\"这...这不可能!这是我太爷爷在战场上立功,皇帝亲赐的!我家世代相传,怎会是假?\"
观众席上一片哗然。前排一个胖子突然高喊:\"皇亲国戚啊!\"引得众人哄笑。
就在这尴尬时刻,台下又站起一人。此人年约六旬,面容清癯,自称姓陆,也是文物专家。他缓步上台,仔细端详龙袍后,开口道:
\"张兄此言差矣。龙袍颜色并非一成不变,各朝规制有别。此袍针法精妙,非寻常工匠所能为。依我看,倒像是真品。\"
张专家面红耳赤,支吾着承认自己见识有限,需再作考证。李老这才松了一口气,额头上的汗珠在灯光下闪闪发亮。
主持人见气氛缓和,便问李老为何要带龙袍来鉴定。老人长叹一声,道出了实情:儿子经商失败,欠下高利贷,债主日日上门逼债。他不得已,才想变卖祖传宝物。
\"若得善价,余钱我愿捐给孤儿院。\"李老泪眼婆娑地说。观众席上顿时响起热烈掌声,有人甚至抹起了眼泪。
节目最后,主持人承诺联系文物部门,妥善处理这件龙袍。李老蹒跚离场时,背影显得格外孤单。
这世上的真假,有时连\"专家\"也难辨。一件龙袍,承载着一个家族的荣辱兴衰,也映照出世态炎凉。李老的遭遇,不过是这大千世界中的一粒微尘,却让人不禁思索:何为真?何为假?何为贵?何为贱?
愿天下老人皆能安度晚年,愿世间珍宝终得其所。
发布于:山西省鸿越资本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